“中国智造”是指中国在制造业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升级,从传统的“中国制造”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制造转变的过程。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,也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以下是对“中国智造”的一些关键点:
1. 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智造”的转变:
改革开放初期,中国以低成本制造和庞大市场为基础,迅速成为全球制造大国。面对国际竞争和科技革新,中国制造开始向“创新驱动”转型,提出了“中国智造”的概念,强调自主创新和全产业链的协同。
2. 政策支持与战略布局:
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,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智能制造的发展。例如,广汽传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阶智驾高端产品序列“传祺向往”的发布,就是这一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。
3. 科技创新与成果:
在多个领域,中国智造取得了显著成果。例如,C919大飞机项目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制造业的重要突破,展示了从大国思维向强国思维的转型。
中国在高铁技术、工程机械、工业机器人、5G通信、半导体与芯片、人工智能等领域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就。
4. 全球影响与国际认可:
中国智造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显著成就,也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认可。例如,长城汽车的新能源汽车获得了多国驻华使节的盛赞,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风采。
中国制造向“智造”时代的迈进,不仅提升了海外对中国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,还在顶尖技术上不断攻坚,掌握国际话语权。
5. 民营经济的贡献:
民营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,在“双碳”目标、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指引下,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期。
6. 未来展望:
中国智造将继续在高端装备、信息技术、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发展,通过智慧创造和价值链整合,打造核心技术、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,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。
“中国智造”不仅是制造业的一次升级,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角色转变的体现,标志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一步。70周年中国智造: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智造”的华丽蜕变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。新中国成立70周年,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。在这70年的辉煌历程中,中国智造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实现了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智造”的华丽蜕变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奇迹的故事,感受中国智造的魅力。
一、从“制造大国”到“智造强国”:中国智造的崛起之路
70年前,中国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,工业基础薄弱,制造业发展缓慢。在党的领导下,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。
1. 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:2018年,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了30万亿元,占全世界份额的28%以上,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。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,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。
2. 完整的工业体系:目前,我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、207个工业中类、666个工业小类,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,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。
3. 创新驱动发展:企业作为创新主体,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。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1.06%,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93.4万件。一些技术已经从过去的“跟跑”跃升到“并跑”状态,甚至向“领跑”迈进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,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1.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:截止到2019年6月,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了69.3%。
2. 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:生产线上用的数控机床比例达到了4%。
3. 智能制造示范项目:我国已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,如海尔、美的、格力等家电企业,以及比亚迪、蔚来等新能源汽车企业。
中国智造的崛起,离不开广大工程师的辛勤付出。他们以钻劲、拼劲的匠心精神,不断突破技术难关,为我国智造事业贡献力量。
1. 安莉芳的“郑式模压机”:安莉芳创始人郑敏泰先生通过对设备仪器的彻夜钻研,最终研制出“郑式模压机”,实现胸围夹棉的立体效果,标志着安莉芳在中国的第一件立体围的诞生。
2. 长城汽车的“重庆智慧工厂”:长城汽车全球第五个整车生产基地——重庆智慧工厂正式竣工投产,助力长城汽车全球化生产布局更加完善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中国智造将继续砥砺前行,迈向世界舞台。
1.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:加大研发投入,培养高素质人才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。
2. 拓展国际市场:积极参与国际竞争,拓展国际市场,提升中国智造的国际影响力。
3. 推动绿色发展: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70周年中国智造,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故事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!